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,而是时间的管理

发布日期:2017-06-23  浏览量:8181   分享:

有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,让许多家长疑惑了:有些孩子看他天天打篮球,看电影,明明还没自家孩子努力,怎么就逢考必胜呢?

  于是那些家长就开始误以为自家孩子的智商不如别人。难道真的是智商问题吗?其实,孩子的成绩好坏跟智商没有绝对的关系,真正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是:时间管理。

  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典型现象

  长时间低效率

  家长们向来很推崇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:哪里有天才,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。

  无数孩子就被家长逼到了水深火热之中:睡觉时间被压缩、吃饭时间被压缩、走路时间被压缩、休息娱乐时间被压缩……

  靠压缩带来好成绩,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,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家长也感慨:孩子实在太可怜了,能挤的时间都挤了,补习课也上了一大堆,可学习效果却没啥改善……

  像这样的情况,我只想郑重解释:时间多少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效率。高效率,才是学习拔尖的灵魂

  马太效应

 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,坏的愈坏,多的愈多,少的愈少的现象。

  老师布置等量的家庭作业时,总会有不同的声音。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作业量太大,每次作业都要做到很晚;排名靠前的同学却觉得作业量太少,基本上在校就能轻松搞定。

  因此,学习上也有“马太效应”:强者越强、弱者更弱。

  成绩优秀的孩子,完成学习后的时间,还可以进一步来充实自己,进行拓展学习,为取得更棒的成绩奠定基础;成绩落后的孩子,学习任务完成得很艰难,所剩下的时间也不多。时间一长,优秀的孩子更优秀;落后的孩子依然落后。

 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均等的24小时,再怎么挤啊,抠的,也是有限。但只要掌握以下时间管理原则,我们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。

  时间管理原则

  01、提升专注力

  歌德说: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,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。也就是俗话说的,两者不可兼得。

  比如一节自习课,既想用这节课来完成作文,又想做套数学模拟卷。可不管怎样,总要有个先后顺序的,并且,决定之后,必须集中精力,才能解决问题。

  孩子若想提高时间管理能力,就要提升自己的专注力。这样,每一段学习时间,都能被高效利用。

  02、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

  合适的学习目标,一定是基于孩子现阶段的学习状态、学习水平以及可预见的学习潜力而言的。

  如果完成的难度系数太大,就算孩子拼命学习也做不到,那么这样的学习目标根本没有现实指导意义;如果完成起来,就是小菜一碟,那么对孩子来说,就算完成了,也毫无自豪感可言。

  当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,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做更理性的指导,协助孩子制定一份合适他的学习目标,既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,又能让孩子体验到完成目标后的喜悦。

  03、合理规律地休息

  人不是一台学习机,会有学习前的激情,学习中的努力和学习后的疲惫,因此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。这里所谈的休息主要涉及:早睡早起、充足睡眠以及中午打个小盹儿。

  很多学校都安排有早读课,具体的早读时间是不一致的,但孩子的到校时间是参差不齐的。到班级,把将要上交的作业摆到桌角,这倒是几乎成为孩子们的统一动作了。接下来就不同了,会管理时间的孩子会主动地拿出书来复习或预习;而不会管理时间的孩子会觉得这段时间就像是生命中多出来的礼物,尽情地在教室疯玩和打闹。

  再来说说充足的睡眠,根据有关科学研究,孩子的睡眠至少要保证在八九个小时以上。而晚上九点就睡觉的孩子,其学习反应能力也来得更敏捷。现在,有些学校已没有午休一说。但总的来说,中午吃饭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。这时,家长可建议孩子在吃饭后稍微走动下,再打个小盹儿。毕竟一天的学习活动,需要孩子耗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。中午短暂的休息,可以保证孩子下午能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。

  如果时间允许,家长还可以在孩子放学之后,先带孩子到户外跑跑步,不用着急赶往下一个学习任务;也可以让孩子先吃点水果,冲个澡,放松下身心再开始写作业。良好的身心状态更有利于孩子高效地管理学习时间。

  说了这么多,无非是想向大家说明:孩子拼的不是智商,而是时间管理!

  家长们也要明白一点,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别勤奋,甚至牺牲了一大把玩的时间,可成绩还是有点不忍直视的时候。请不要先怀疑孩子的聪明,一定要主动跟孩子沟通,看看孩子是不是在“时间管理”这个环节滞后了。如果是,快快教孩子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吧!

加盟祝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