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“减负”误区,祝博士从习惯和能力培养助力教育减负

发布日期:2021-06-24  浏览量:5104   分享:

每一年两会的召开,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。今年也不例外,今年两会期间,至少有10条教育领域的建议因人们的热烈讨论而“冲”上热搜,包括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,推迟小学放学时间”“ 取消英语主课地位”“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” 等等。减负、公平、革新,这三个关键词贯穿了今年两会上的多个教育相关建议。

“减负”是一直以来横亘在学生、家长、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问题,教育减负已不是新鲜话题,近3年的两会中,人们关于教育减负的关注热度只增不减。

近年来,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呼吁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,并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减负。尽管减负谈了这么多年,但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,更有家长对此不甚理解,认为减负会导致孩子成绩下降、未来竞争力下降,从而提出“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”的观点。

那么,减负到底想要减什么?为什么一直在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?对于减负,学生、家长又容易陷入怎样的误区呢?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解读一下。

“减负”=“减学习”吗?到底是减什么?

究其根本,学生“减负”的关键问题在于什么是“负”。

教育部长陈宝生就对“负担”的概念给出了解释:“我们讲的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,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超出教学大纲、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负担。在这个以内的,我们把它叫做课业、学业,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。”

但是,在完成“课业”的基础上,很多家长会陷入一种“盲目攀比的怪圈”:别人的孩子上奥数班,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;邻居的女儿学钢琴,自己的孩子也得学;朋友的孩子在英语比赛中拿了奖,自己的孩子也得加把油......

此前出台的“减负令”基本针对的是学校和老师,对家长提及的很少。比如作业量减少、不允许提前讲课、不允许公布排名等等。但是,如今的家长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于是就出现了国家“减负”、家长“增负”,学校“减负”、培训机构“增负”,校内“减负”、校外“增负”的怪圈,学校少布置作业,却阻挡不了家长给孩子报培训班、留额外作业。

学生、家长容易陷入的“减负”误区

持续性进行的中小学“减负”的出发点其实是降低家长和孩子学习和教育压力,让学校、孩子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和素质的培养,让孩子更全面成才。但是也有很多的家长和学生“望文生义”,陷入种种误区:

一:以为跟着学校或者老师的安排走,就能够把文化知识学好。

首先,基础的文化知识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,是孩子未来生活、工作和成长的基石和必备工具。这里需要划重点的是:教育必须要遵循遗忘曲线和熟能生巧的规律,打牢这个基石需要一定量的复习、刷题、错题管理。

二:认为小学基础知识很简单,不重要。

任何知识技能都是由简到难,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,是环环相扣的。长期不重视简单的基础知识,日积月累一方面会障碍未来的学习。

三:认为文化知识不重要,所谓的素质教育才重要。

实际上文化知识本身就是素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又是发展其他素质的基础。小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未来成长或者选择的空间,因为任何优秀的大学或者单位都不可能放松对文化知识的要求。

四:拿典型案例做对比,比如名校直接录取奥运冠军,就认为文化知识不重要。

首先奥运冠军屈指可数,其次奥运冠军的付出是超出多数人想象的,再次奥运冠军要想学到文化还是要把以前的知识补回来,该吃的苦还是要吃,只是先吃还是后吃,是系统化的吃还是高强度的吃。并且也有很多奥运冠军失去了再次成功的能力和机会。

五:只求结果、不问过程,认为减负就是给孩子快乐,快乐就是成功和幸福。

减负某种程度可能造成孩子认为文化知识不重要。在未来需要文化知识的情况下,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补回应该掌握的知识,由于长期的知识短板需要短时间把众多知识点补足,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料的负面情绪。

六:简单的认为高分=低能,把文化知识和其他素质对立起来。

实际上高分的孩子拥有很好的学习方法,他只是把时间和方法应用到学习上。如果他把这些应用到其他方面,他也会做的很好。因为学习力是可以迁移可以举一反三的,只是大家障碍了自己。

在我们看来,“减负”就是要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下,减轻中小学生的校内外课业负担、兼顾减轻家长和家庭负担,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探索、实践,以此推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,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。

“减负”的目的,是将必要的时间还给家长和孩子,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水平、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去做更有针对性的安排。如果陷入盲目“减负”的误区,甚至认为“连教育主管部门都不重视文化知识学习”,那必然是大错特错的。而忽略了文化知识和孩子的综合能力、习惯素质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,盲目为孩子“减负”,忽视教育的根本规律和本质,最后必然适得其反。

“减负”怎么减,家长和校外教育机构都十分有必要深度思考,不能在简单盲目中贻误孩子的未来。

校外机构应强化自身素质,助力校内教育并给孩子的多元发展创造更多增益

为了响应教育部既要让学生减负、又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好发展的号召,又有效地运用成功之道的原理,从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出发,立足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、尊重孩子个体发展的角度,校外机构应该做好“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”这个角色。

学生参加校外培训,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个体学习需求在学校得不到满足。校外机构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,应大力响应国家教育政策,从教育的本质出发、从孩子成长的综合需求出发、做好切实行之有效的有益补充,而非“听风就是雨”,要么失去方向惶惶不安,要么投机取巧,只注重表面知识的填塞以求达到短期的分数提升,这些都无益于真正的教育减负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发展。

祝博士利用8年深耕课后教育的经验、技术和资源,全面服务小学生的课后教育发展,定位做学校、孩子和家长的课后教育家,让学校、家长和孩子无后顾之忧地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。

经过5年打磨,祝博士在2020年正式推出全新升级的课程产品《三好班》。《三好班》全面融合了常规晚辅、知识点巩固提升、素质课程、顺心课程, 解决孩子学习动力、学习能力、学习习惯的问题,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。

祝博士《三好班》围绕课内知识,结合大语文、大数学、大英语等综合素质发展的方向,融入了书法、美术、STEAM、小记者、心理建设、户外拓展等课程,多角度、多形式夯实孩子课内文化知识基础,达到熟能生巧,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设计,帮助孩子在学习能力、文化、知识、素质等方面相互良性提升。

从祝博士各校区实践的反馈结果来看,《三好班》的教学成效日益显著,很多家长反馈,孩子参加了《三好班》后,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,还越来越自觉,做作业拖拉成性得到改善、生活上也更独立了,让自己少操不少心。

《三好班》不只是单纯的巩固孩子学科知识,而是一套完整的课后培训和增益课程体系、或者说是孩子的课后教育解决方案。它针对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知识水平的孩子进行分层、个性化的教学辅导,将孩子的习惯培养、学科辅导、兴趣养成、能力锻炼和创造力启发五大模块进行有机、系统的整合,与校内教育互为补充,同时满足家长和不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。这样一来,不仅避免了让孩子在不同培训班之间来回奔波,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。

真正好的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,必然是相辅相成、发挥各自长处和优点的,以更好地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为根本目的。我们希望未来能在市场上看到更多祝博士《三好班》这样的课程产品,为那些难以亲自持续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广大家长们,提供既有很好的性价比、又能切实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更佳选择。

加盟祝博士